如何应对我国大件设备运输物流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2015-6-29]

 结合我国物流产业信息化发展的实际和国际趋势,针对我国物流信息化存在的问题。重庆货运公司认同如下应对策略:

   改善物流信息化的基础环境

  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物流信息化对整个物流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把物流信息化作为一项基础建设纳入规划。但国内物流信息化环境基础依然较薄弱,今后政府部门应做出更有利于推动整个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决策。努力激发物流信息化的社会需求,从而推动整个物流行业信息化水平提高,为整个物流行业信息化快速稳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

   重视物流信息化的标准问曩

  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这样的标准,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巨大。为此,一要尽快在企业推广应用智能化运输系统。加快构筑全国和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优化供应链管理;二要在电子商务的应用方面,加强物流与电子商务的有效融合,实现电子化物流。同时也使现代物流配送为电子商务做支撑。通过建立一体化的物流信息系统。做到持续、简便、准确地移动数据,及时自动地更新数据。提高物流全过程的透明性。三是企业应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具有广泛兼容性的数据库。井选择优良的数据交换工具,使中国物流在较高的起点上进行运作,充分利用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平台,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加快建设物流信息化处理通用平台

  就我国现代物流业的信息化建设而言。应通过构建统一的基于In-ternet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彻底转变企业的传统管理和经营理念,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主导,充分利用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我国现代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实现现代化物流的电子商务化。通过这个平台整合行业原有资源,深人开发各种相关的信息资源。并在流通领域及其相关领域切实做到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物流行业的整体优势。

   注重培养专业物流信息化人才

  现代物流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增值服务体系,物流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物流管理人才队伍。应利用各种教育形式。在现有物流行业上岗人员或从其他相关信息业从业人员中选拔人才,进行培训并采取推行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书制度。此外还应组织专家尽快制定统一的物流专业的评估标准。规定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以督促各级各类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用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培养在校学生,以使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尽快满足物流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来源:航运交易公报